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行情
NANO
NANO币
市值:$2728.73万
$4.15 +3.91%
更新时间:2025-10-16
24H最高 $23.94
24H最低 $1.09
历史最高 $65.53
历史最低 $1.01
24H成交量 1800.7万
24H成交额 $1.84万
总量 8.64亿
24H波幅 -31.05%
流通数量 52.68亿
昨开 $11.87
昨收 $4.05
流通率 64.03%
NANO币数据
NANO币介绍

Nano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,最初由ColinLeMahieu于2015年推出,原名RaiBlocks(XRB)。其设计核心理念是解决传统加密货币在交易速度、手续费和可扩展性方面的局限性,致力于成为高效、环保的支付解决方案。Nano采用独特的区块点阵(BlockLattice)架构,每个用户拥有独立的区块链,交易通过异步更新实现近乎即时的确认,同时摒弃了挖矿机制,从源头避免了能源浪费问题。该项目在2018年完成品牌升级,更名为Nano以突出其简洁高效的特点,总供应量固定为10亿枚,所有代币在创世阶段一次性发行,通过公平的分发机制完成初始流通,这种通缩模型使其具备抗通胀特性。

在技术层面,Nano的创新性体现在其混合共识机制与数据结构设计上。通过结合委托权益证明(DPoS)和轻量级工作量证明(PoW),既防范了双重支付风险,又有效阻止了垃圾交易堵塞网络。区块点阵技术使得每笔交易都生成独立的区块,发送方与接收方链同步更新,配合代表节点投票验证机制,实现平均0.5秒的确认速度,理论吞吐量可达7000TPS。这种架构不仅消除了矿工费和网络拥堵问题,还使得数据库能进行大幅度修剪,运行全节点仅需约10GB存储空间。2023年主网升级引入动态PoW难度调整算法,进一步优化了网络抗spam攻击能力,这些特性使Nano在支付领域持续保持技术领先地位。

作为专注支付赛道的数字货币,Nano在跨境汇款、小额支付等场景展现出独特优势。其零手续费特性特别适合高频微支付场景,例如内容打赏、游戏内购等,用户可自由转移任意微小金额而不必担心成本损耗。在跨境领域,Nano的即时结算能力显著优于传统SWIFT网络,巴西、菲律宾等地的汇款平台已将其纳入解决方案。2024年与电商插件平台的合作使其接入商户突破2万家,包括电子产品、虚拟服务等垂直行业。不过受限于监管政策,目前实际支付应用仍集中在金融基础设施欠发达地区,在主流商业体系中的采用率有待提升,这是项目方正在通过合规化建设重点突破的方向。

行业分析师普遍认可Nano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贡献,但也指出其面临的市场挑战。彭博加密研究团队在2024年度报告中将其评为"最具工程美学的支付币种",特别赞赏其将DAG数据结构与账户模型融合的设计思想。然而由于缺乏智能合约功能和通证经济激励,在DeFi和NFT热潮中相对边缘化。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其市值长期徘徊在50-80名区间,流动性集中在币安、OKX等头部交易所。社区治理方面,纳米基金会通过开放代表投票(ORV)机制保持去中心化,但开发进度受限于非盈利模式资金规模。未来能否在央行数字货币与稳定币夹击中找准定位,将决定其能否实现"数字现金"的原始愿景。

精选资讯
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收到来源不明的资金导致银行卡被冻结。无论是场外交易还是平台撮合,一旦涉及赃款,不仅资金可能被司法
截至2025年9月,以太币(ETH)作为全球市值第二大的加密货币,其价格在近期呈现显著波动。当前以太币价格主要受到机构资
比特币与以太坊的交易比例关系始终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。这一比例不仅反映了两大主流资产的流动性差异,还揭示了市场资金轮动的潜
比特币近期价格走势呈现出明显的震荡格局,市场多空博弈激烈。当前价位在11万美元附近徘徊,较上月创下的12.4万美元历史高